当前位置: 首页 » 破解服务 » 社会渗透理论的理解,社会学工具渗透

社会渗透理论的理解,社会学工具渗透

作者:hacker 时间:2022-12-38 阅读数:200人阅读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看待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扩展及其意义

当前社会变迁剧烈,新的现象层出不穷,旧有的理论必然会出现解释力不足的问题。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必须根据社会的变迁,调整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重点。而且当前我国社会学的发展并没有在国际上重回当年的地位,对国内的研究还是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这更需要社会学进行新的探索与尝试。

十年前,费孝通先生在《思想战线》曾专门写文章探讨拓展社会学的边界。在总起部分,他这样说:

社会学是一种具有“科学”和“人文”双重性格的学科, 社会学的科学性, 使得它可以成为一种重要的“工具”, 可以用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比如预测一个社会的发展走向, 调查一个群体的态度行为,分析某个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 解决某个紧迫的社会问题等。然而, 社会学的价值, 还不仅仅在于这种“工具性”。今天的社会学, 包括它的科学理性的精神, 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人文思想”; 社会学科研和教学, 就是一个社会人文精神养成的一部分。社会学的知识、价值和理念, 通过教育的渠道, 成为全社会的精神财富, 可以帮助社会的成员更好地认识、理解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以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 培养人道、理性、公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 这也就是所谓“位育”教育的过程,是建设一个优质的现代社会所必不可少的。社会学的研究方向, 也自然要考虑到这种人文方面的需要。社会学的人文性, 决定了社会学应该投放一定的精力, 研究一些关于“人”、“群体”、“社会”、“文化”、“历史”等基本问题, 为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奠定一个更为坚实的认识基础。中国丰厚的文化传统和大量社会历史实践, 包含着深厚的社会思想和人文精神理念, 从过去20 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的实践来看, 深入发掘中国社会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 在实践中探索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是中国学术的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也是中国学者对国际社会学可能做出贡献的重要领域之一。

论述社会学在科学发展和研究上如何发挥重要作业?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范畴都离不开社会的范畴,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因此,社会学的学习有助于形成一个较广阔的视野,较深刻的洞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一、关于社会学功能的分歧意见

社会学的功能指的是社会学这门学科对于人类和具体的社会运行所起的作用。在社会学发展史上,不同的社会学家对社会学的功能有着不同见解,大体可归结为 “价值中立说”和“干预说”两种观点。

“价值中立说”认为,社会学是一种纯客观地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和过程的科学。它的功能仅仅是描述和解释,而不管社会应该如何发展,因此,“价值中立”成为社会学描述和解释所恪守的原则。

“干预说”认为社会学的功能主要是干预社会生活与社会运行过程。这种观点后来又进一步演变为“社会医学”和“社会工程学”的观点。他们认为,社会学是诊断和医治社会弊病、帮助解决社会问题的理论学说,或者把社会学看作是规划和设计社会生活的科学学说。与此相应,社会学家则成了“社会医生”或“社会工程师”。

那么,到底社会学的功能是只解释不参与呢,还是直接参与?对这个问题,早在创始人孔德那里就确立起基本的原则。孔德区分了社会学的理论目标和应用目标。他认为,理论目标就是用“纯粹理论的态度”和“价值中立”的立场去研究社会现象,发现社会现象的规律,从而预测社会现象的发生。应用目标则是将所得到的预测应用于社会,指导社会实践,这种情况下的社会学不可能保持“价值中立”,要指导现实就必然与研究者的价值相关,此时的社会学家就成了社会的医生和积极策划者、参与者。

孔德的观点对我们的研究有深刻的启发。我们认为,社会学既有描述和解释的功能,又有指导现实与改造社会的功能。在进行社会学研究时,既要保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同时又必须把根据客观的解释对社会运行所作的预测应用于社会生活中去,参与社会的管理与改造,这样的社会学才是有意义的社会学理论。

二、社会学的基本社会功能

(一) 描述功能

描述功能是指客观、完整地搜集、记录和整理具体的事实和过程,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的图景。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学的性质是经验描述。社会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研究社会的起点就是借助于一定的调查、统计等技术手段和方法,收集和整理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资料,并给以详细描述事物发生、发展的具体情况,这种经验描述是社会学最基本的功能。因为,一方面,人们所见的社会现象往往仅是表面现象,而社会学的描述可帮助人们认清事物的本质联系和规律,因而经验描述既可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现象,又是社会科学研究理论假设的前提;另一方面,描述还可为决策部门提供重要依据。这就要求社会学描述社会现实所得到资料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稳定性和及时性,任何片面的、虚假的、过时的信息都可能造成认识上的错误和决策上的失误。

(二) 解释功能

社会学的解释功能是指借助于概念和范畴将描述功能获得的资料进行理论抽象与理性分析,把握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发展的主客观因素,从因果联系上解释社会现象和过程。

如果说描述功能是揭示“是什么”,那么解释功能就是解释“为什么”。解释包括对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因果性考察和对人的社会行动动机的意义理解。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有机整体,构成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现象和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而每一种社会现象的发生都与其他诸多因素有关,而社会学就是要对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做出因果分析。19世纪前,牛顿的经典力学占据统治地位,无论在力学解释上,还是思维方式上,都是决定论的线性发展观,表现在因果观上则是一因一果的线性因果观,即一事件为因会导致另一事件的果,而这一果又会成为另一事件的因。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出现不仅引起了物理学的革命,打破了牛顿的经典力学,而且也在社会领域乃至思维方式上引起巨变,摧毁了绝对的、线性的思维方式。量子的不连贯性、跳跃性、不规则性,使非线性观念取代了线性观念。反映在因果观上,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的非线性因果观兴起。任何一个现象的出现,其原因都是很复杂的,比如关于升学热现象,我们既要从人文素质的提高、人才管理制度与就业制度的改革、社会上的唯学历至上的传统观念等多方面去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又要注意分析升学热导致的多种结果: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以及盲目追求升学率的高分低能现象,等等。

解释除了要说明原因,还要理解意义。所谓理解意义,是指把握社会行为所表达的精神内容。任何社会现象的形成都与行动者的价值观或动机有关,也就是包含了行动者的内在的精神意蕴,就像任何一部小说或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一定的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精神意蕴一样。解释功能就是要理解和解释行动者的精神意蕴。比如湖南省浏阳市北盛镇出现的“托田所”现象看似简单,但实际却阐明了农业改革中如何处理所有权、经营权与使用权分离的问题。

(三) 预测功能

社会学的预测功能就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学的描述、解释已经获得的知识来预测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事件与状态的未来发展趋势。如果说前两功能分别是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那么这一功能就是回答“将是什么”,即预测未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就是揭示未来事件发展中的必然性因素或规律,但绝不可把这种必然性因素绝对化,否认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否则就会犯机械化和教条化的错误。

由于社会规律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因而社会学对未来进行预测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由于社会发展既表现为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又表现为有意识、有思想、有意志、有感情的人的活动的历史,因而,我们在进行预测时必须综合考虑,不仅要考虑客观因素,还要考虑人的因素。(2)任何规律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因而必须明确界定某些特定的社会规律发挥效用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时空范围。(3)社会规律是一种统计规律,具有概率性质,因此,必须从足够数量的社会事实中进行概率统计分析。(4)要把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方面使科学技术的实证性、精确性与程式化的特点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社会生活以及社会学的预测带来了便利的条件和方法,但另一方面却使人们的工具合理性意识无限膨胀,而忽视人的情感、意志因素以及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从而造成现代人的失落感、虚无感,以及信仰危机。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形象地把这种现象称为“精神上的无家可归”。因此,在进行社会预测时,一定要把科技理性与人文关怀密切结合起来。

(四) 社会批评功能

社会批评功能是指站在科学、中立的立场上,对错误的思想、过时的观念、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与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揭露与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及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显然,“社会批评”的内涵包括揭露、分析、评价和建议四个方面,它专门揭露社会上的那些弊端与错误,并给予矫治、修正、改善的良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学家们把社会学看作“社会医学”,把社会学家称为“社会医生”。

社会学要实现社会批评功能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有两个条件:其一,需要与各种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形成综合治理力量。揭露和诊治社会弊端,这并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方面的力量所能完成的,而必须有各方面力量的通力合作。其二,需要有一定社会环境的宽容度与学术自由的开放性。学术应该有自由,自由才能说真话,才能真正地对社会展开批评。因此,我们党也一再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这种学术自由在落实中还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虽然近年来情况有所好转,但还是不能真正实现学术的自由。相信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学术自由的问题会得到逐步解决。

(五) 社会管理和社会控制功能

社会的良性运行需要对社会实行一定的管理与控制,因而,社会学不仅要有描述和解释等功能,还必须有社会管理与控制的功能。社会管理是组织和领导社会生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交往、保障等)和协调社会发展要素之间关系的宏观管理。社会控制是依靠社会规范制度指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与秩序。二者的任务都是为了维系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保证社会的协调发展。这与社会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社会学的社会管理和控制功能,是指社会学以其解释、预测与批评功能,为社会管理与控制提供事实依据、方向指导和理论的借鉴与参考,保证社会管理与控制的效果和促进其机制的健全。社会学的始祖孔德提出,社会学的职能是解决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而为解决危机,就必须重组社会,即调整现存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以维护资本主义秩序。

中国经过了“文化大革命”等多次动荡,社会结构和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我们要深入进行社会改革与开放,通过全面、配套的改革,变革不合理的社会体制,形成比例合理、关系协调、开放有序的社会结构,建立起有效的社会管理与控制的机制,保证社会的稳定、高速发展。中国社会学的重要任务是要研究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因素和机制,推进社会改革,最终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展。

社会学除以上社会功能之外,还对个人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向人灌输与强化公民意识,而且还能提供勇于面对社会生活挑战的意识、技能与方法,让人正确对待变革中的世界,从容地应对社会的挑战。此外,社会学还能广泛应用于教学、研究以及行政管理等工作中,在现代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西方社会学创立于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和学术观点

西方社会学史上的几个标志性时代

一、创始初期的社会学: 原创体系大师辈出的时代

社会学的产生, 是特定时代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特定社会意识的一种反思结果。作为一门学科的社会学诞生于西方,具体而言, 是19 世纪初期的欧洲。对于社会学的产生, 启蒙运动确立了基本的思想源泉和知识动力, 法国大革命成为主要的政治动因, 而工业革命则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社会学诞生于一个激剧变迁的时代,从问世的那天起, ①它就是在参与现代社会的设计与建构的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因此, 社会秩序如何成为可能, 是社会学从其开始就思考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作为社会学创始人的孔德(A. Comte) 把他心目中具有最高学科地位的社会学划分为社

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大部分, 这种划分其实不仅只是表达了纯学理上的意义,而且似乎也蕴含了作为社会学创始人对这门学科所赋予的使命: 将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作为关注的核心。

这一时代产生了一大批(也是第一批)著名的社会学大师及其经典的社会学理论:孔德的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 马克思( K.Marx) 的资本主义理论, 韦伯(M. Weber)的合理化理论, 迪尔凯姆( E. Durkheim)的社会团结理论, 斯宾塞(H. Spencer) 的社会类型理论, 托克维尔(A. Tocqueville)

的民主社会理论, 帕累托(V. Pareto) 的精英循环理论, 滕尼斯( F. Tǒnnies) 的社区与社会理论, 齐美尔( G. Simmel) 的形式社会学说① 等等。他们富于原创性和体系性的学说具有三个较鲜明的特征: 一是宏观取向, 重点考察社会结构的广泛领域与面貌, 而非细小的社会现象与过程。二是变迁关怀, 关注人类社会在历时维度上的演替轨迹与发展规律。从实质内容上看,这一时代社会学大师们集中关注的主题就是现代性的发生学。三是问题意识, 他们均不同程度地预见到了现代性进程中所可能隐含的各种阴暗面相, 然而, 从总体上看, 他们所充满的乐观精神使他们相信现代时期开创的机会面相将会超过它的消极特征。

这个时代的社会学大师们所提出的学说, 在很大程度上处于社会理论② 层次,这一情形无疑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 他们处在人类知识发展从总体性哲学向具体化学科的演变阶段; 二是, 他们对现代性这个宏伟目标的构想需要涉及极其广泛的知识层面。

由于原创型、体系型社会学大师的辈出, 尤其是这个时代所存在的“价值领域的诸神斗争”, 因此, 导致了社会学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就是一门存在着多重范式的学科。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 作为社会学发源地的欧洲, 产生出了后来一直影响着整个社会学发展进程的三大经典性作家———马克思、迪尔凯姆、韦伯, 从而形成了社会学的三大传统: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社会学、迪尔凯姆的实证主义社会学和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与此相关, 社会学中形成了三种

基本的方法论: 唯物史观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和反实证主义方法论。

总之, 这个时代的确为后来的社会学发展创下了雄厚的基业, 为后继者们不断地开发、加工和创新提供了一种取之不尽的思想资源。

二、帕森斯范式主导的社会学: 第一次综合的时代

就西方社会学发展在地理布局上的表现而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是以学科发源地之欧洲的社会学传统的发展为主导地位的。到两次大战之间, 社会学传入美国,随即在美国完成了社会学的本土化。此后,西方社会学发展的中心区域便由欧洲转移到了美国。随着芝加哥学派和制度学派的兴起, 人际互动、邻里关系、社区发展和越轨犯罪等等一时成为研究重点, 库利(C. H. Cooley) 、米德(G. H. Mead) 、帕克(R. E. Park) 、凡勃伦(T. B. Veblen)等成为了代表人物。

在从经典社会学向当代社会学转折的过程中, 帕森斯(T. Parsons) 是一位关键性人物。帕森斯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 他完成了对经典社会学理论的一次综合和创新。在20 世纪30~50 年代, 他努力将相对隔离的欧洲经典社会学理论———主要包括韦伯、迪尔凯姆、帕累托、马歇尔(A. Marshall) 等人的思想进行了系统分析, 对功利主义、历史主义和实证主义方法论进行了重审, 在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社会学意义的社会行动理论(以取代心理学主义的行为理论) 。他致力于回答现代社会秩序何以形成这一问题。在社会系统理论中, 他强调共享价值的一致是社会秩序形成的基本因素。将社会系统视为以制度化价值体系为标志, 认为其核心是规范化的角色关系。在帕森斯看来,社会系统又是更加一般的行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 后者包括四个基本亚系统: 有

机行为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系统。这些亚系统分别满足他提出的著名的AGIL 四个功能必要条件。他认为任何系统必须执行适应、目标达成、整合、模式维持的功能。AGIL 模式可用来分析小至两人之间、大至两个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帕森斯看来, 社会系统受文化模式和人

格系统的渗透, 他在致力于说明所有行动系统的性质时, 提出了一套度量这些系统特征的概念, 即“模式变量”, 表明了行动者在互动情境中必须明确地或隐含地采取的选择。情感涉入与情感中立、自我取向与集体取向、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先赋性与自致性、专一性与扩散性。尽管这些

模式变量的直接作用主要在于分析人际层面的互动, 以说明互动情境中行动者的主观取向。但帕森斯认为, 它们还可用于分析社会结构层面和文化层面, 也就是说,每一种模式变量都能运用到人格(需求意向的选择) 、社会系统(角色期待的选择)和文化(价值取向的选择) 三个层面的分析上。帕森斯系统性地提出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宏大理论, ① 成为一种完整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帕森斯的理论核心就是关注社会的稳定、整合与均衡。在他的工作中, 人们似乎又可在某种程度上看到了孔德赋予社会学的使命。帕森斯不仅通过他的模式变量将现代性的量度具体化了, 而且他还以乐观态度描绘了一种似乎具有普适性② 的现代性的理想模式。

由于帕森斯的强劲影响力, 结构功能主义很快成为了社会学的“正统共识”, 变为占据引领地位的理论和学派。结构功能主义进一步在西方社会学界得到普遍传播,当时广泛开展的社会结构、社会分层、社会变迁和现代化研究, 基本上都是按照结构功能分析模式进行的, 以至于“结构功

能分析”几乎成了“社会学研究”的同义语。这是社会学开始具有一种主导范式的时代。

帕森斯另一方面的贡献就是促进了社会学一些具体研究领域的定型。如果说经典社会学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理论的话, 那么, 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表现出了从社会理论向社会学理论转变的特征。不仅如此, 除了帕森斯本人的开拓性努力之外, 他在哈佛大学培养出的一批著名社

会学家, 也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 墨顿(R. K. Merton) 、斯梅尔瑟(N. Smelser) 、戴维斯( K. Davis) 、莫尔(W. E. Moore)等等, 对现代社会的结构、变迁、分层、组织和家庭等诸多领域进行的探讨, 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流派, 而且促进了社会学学科一些专门研究领域的

逐渐成形。

三、后帕森斯社会学: 第一次分裂而多元并存的时代 

帕森斯学说对于当代社会学发展的推动作用还从相反的方面表现出来, 即他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成了战后西方社会学界论战的靶子, 不同学派的许多社会学家都以帕森斯学说作为挑战对象, 力图在批判结构功能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广泛地说, 对于战后西方社会学的

“危机”意识, 逐渐引发出了后帕森斯社会学的诸种流派。

古尔德纳(A. W. Gouldner ) 1970 年出版的《西方社会学危机的来临》, 与米尔斯(C. W. Mills) 1959 年出版的《社会学的想象力》共有的基本思想取向就在于,代表着社会学激进主义思潮, 他们都以敏锐的问题意识, 对传统社会学奉为指导性方法论的实证主义展开了批判。在他们看

来, 西方社会学危机的最主要表现就在于:以实证主义为原则和方法指导下发展的社会学必然出现想象力的枯竭, 因为把一切研究对象都定量化的结果, 无疑将忽视对于作为社会行动主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和主观意义的理解及其阐释。

从20 世纪60 年代起到70 年代下半期,在对“正统共识”的广泛怀疑与攻击中,

西方社会学的发展进程步入了一个后帕森斯时代, 更准确地说, 是反帕森斯时代, ①这是一个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强势地位丧失, 并随后呈现出理论流派或研究范式多元化的时代。

正是出于反对结构功能主义对均衡论的过分强调, 达伦多夫(R. Dahrendorf ) 、科(L.Coser) 创立了冲突理论, 达伦多夫注重的是权力和权威而不是资本分配在社会冲突中的作用, 而科塞以强调冲突的正功能为基础试图建立一种将冲突与整合进行统一的学说。

旨在重新恢复社会学中人的地位, 霍曼斯( G. Homans) 、布劳( P. Blau) 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试图用心理学原理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并用经济学的交换范畴来分析一切人际互动。布劳则力求把交换理论从微观个体层面的运用扩展到宏观社会层面, 尤其是大规模的复杂组

织。

米德(G. H. Mead) 强调心智、符号及其意义对于人际互动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 布鲁默(H. Blumer) 提出了“符号互动论”这一名称, 并与库恩(M.Kuhn) 进一步把它发展成为强调社会结构是互动中的人们的产物, 并将人视为自我生成的能动者的理论。戈夫曼( E. Goff2man) 则从拟剧的角度并基于理性人假设来阐发符号互动论。

由舒茨(A. Schutz) 创立的现象学社会学, 旨在探讨日常生活世界的建构以及行动者主观意义的形成。另外两个代表人物伯格( P. Berger ) 和卢克曼( T. Luck2mann) 将微观层次的现象学理论与宏观层次的经典社会学理论进行了结合, 并努力运用于经验研究层面。

加芬克尔(H. Garfinkel ) 基于现象学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语言哲学, 所创立的常人方法学着力于反对以往社会学的概念、工具和统计技术等对社会现实真正本质的扭曲, 而旨在探索日常生活环境本身所产生的而非外在所强加给社会世界的意义, 从而把社会行动者视为社会世界的能

动创造者。

在这个后帕森斯社会学时代, 不仅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一统天下的格局得到了改观, 呈现出诸多理论流派的兴起, 而且在方法论上反实证主义的倾向重新受到重视,进一步出现了多元化特征。在社会学各种流派中, 现象学、语言学、符号学、文化学等学科方法得以并存发展。

四、新的综合: 个性并存与相互借鉴的时代 

进入20 世纪80 年代, 针对后帕森斯社会学时代诸种学派纷呈林立的局面, 社会学各主要理论传统的代表人物都纷纷指出了现实的分裂局面对社会学发展的不良后果, 而一些权威性的社会学家在重返古典的基础上力图对当代的多元化理论进行综合和创新。

吉登斯(A. Giddens) 所创立的结构化理论, 一方面批评忽视人的自主性、能动性, 将社会结构视为独立于个人行动之外的功能主义理论, 另一方面也批评忽视社会结构对个人及其行动所起的制约作用,并将社会结构还原为个人行动的主观社会学派。他的理论宗旨就在于要清除这两种理论取向之间的二元性质, 而代之以“结构二重性”。

哈贝马斯(J . Habermans) 提出的沟通行动理论指出, 自启蒙运动以来, 人类的技术旨趣一直居于理解旨趣和解放旨趣之上, 相应地, 科学知识始终凌驾于解放知识和批判知识, 其结果是, 导致了以权力和金钱为主要操纵媒介的系统对于生活世界的侵蚀。他以建构行动理论来重塑合理性命题, 认为沟通行动比目的行动、规范调节行动和戏剧行动更具有合理性, 它不仅涉及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而且是依据三种有效断言的言谈活动进行的。具有真正合理性的沟通行动因此内含

着促进生活世界振兴的解放潜力。

亚历山大(J . Alexander) 面对结构功能主义所受到的各种各样的批评, 决心发展“新功能主义”, 他认为帕森斯的分析模式为社会学理论的一种新综合提供了惟一可行的基础。一方面, 他在原来的功能主义内部进行了批判和继承; 另一方面, 他注重向互动论、交换论、冲突论、现象学

社会学、常人方法学等吸取养分, 力求在功能主义中将它们整合起来, 建立起一种新的多维综合性的一般理论。新功能主义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早先功能主义只见结构、不见能动的性质。

布尔迪厄( P. Bourdieu) 的实践理论,力图解决法国思想传统中两种倾向之间的矛盾: 一是萨特的存在主义, 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而忽视客观现实的制约性; 二是列维- 施特劳斯的结构主义, 过分强调社会构造和观念形态的影响, 而忽略人的实践的能动性。这两种倾向导致了社会结构与个人能动之间的对立。为了寻找主观论与客观论的结合点, 布尔迪厄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中受到启迪, 并通过赋予场域、惯习等基本概念以独特意涵, 从而发展出了自己的实践理论, 使实践成为

社会客观条件与个人能动作用之间的中介。柯林斯(R. Collins) 提出的新冲突理论, 旨在反对结构功能主义仅注重均衡性,以及早期冲突理论在社会变迁动力上强调冲突, 但研究内容却停留在宏观层面的问题。以建构一种以冲突概念为核心的综合性的社会学一般理论为目标, 柯林斯主张吸收其他理论传统, 他将交换论、符号互动论、拟剧论甚至网络理论等微观社会学的思想结合进冲突理论范式之中, 为原来宏观性质的冲突理论构建了一个微观理论的基础, 实现了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的结合。

值得提到的是, 与上述广泛综合性努力有所不同, 卢曼(N. Luhmann) 则进行着一种独特范围内的综合性探索。他致力于发展的系统功能主义理论, 主要受系统论和控制论启发, 并在一定程度吸取着胡塞尔现象学等理论资源。在他看来, 这种理论的第一要旨就是应该提供一种更完善和更复杂的对世界的理解。作为帕森斯的学生以及经典社会学大师的合格继承者,卢曼致力于发展出一种社会学的宏大理论。尽管他的整个工作是以功能主义为基础的,但是, 卢曼进行了创新, 他的许多工作可以看作是对于在不同状态下和社会不同部分中的复杂性的一种分析。

总的看来, 在这个时代, 社会学重大发展的取得不是表现为具体研究领域的突破, 而是表现为综合性的理论体系的建树,它是以一些大师级人物的出现为特征的。其间, 人们又多多少少地看到了社会学重回到社会理论层面的某种身姿。

五、后现代论争: 全面反思与重建的时代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西方社会学领域的一场重头戏无疑就是后现代论争, 即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问题的大论战。后现代的概念最早发端于文学艺术领域, 后来(就主要智识动力而言) 在一些哲学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潮, 其中, 尼采( F. Nietzsche) 、海德格尔(M.Heidegger) 哲学以及后结构主义哲学起了最直接的促进作用。后现代主义崛起于20 世纪70 年代, 并在80 年代达到其顶峰, 它的影响从最初的文艺、哲学领域日益向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渗透, 社会学也不例外。

由于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力图打破既存学科之间的界线而倡导一种新的超学科话语( supradisciplinary dis2course) , 并且开拓出了一些新的研究题域,因此, 人们很难再以传统的学科分界标准来严格划分或判断后现代主义对社会学领域所带来的影响范围, 比如用原有的社会学学科基本框架来廓清后现代理论中哪些方面属于社会学而非其他学科的内容, 或者哪些方面属于其他学科而非社会学的内容。由此可能引发的一个后果是, 社会学的疆域似乎在扩大的同时又缩小了, 或者在缩小的同时又扩大了。也许这正体现了华勒斯坦等人所谓的“开放社会科学”的实质。

如果从社会哲学、社会理论和社会学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说, 鉴于后现代主义长于哲学、文化层面的研究而疏于结构或制度层面的分析等特征, 似乎可以这样认为: 它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更多的是促进了一种较接近社会哲学的社会理论, 而非接近严格学科意义上的社会学理论。

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社会学界的反应是不同的。就社会学中后现代论争而言,实际上包括了以下四个方面人物的思想及其立场: 一是竭力主张后现代性的人, 如鲍德里亚(J . Braudrillard) 等; 二是徘徊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间的人, 如鲍曼( Z.Bauman) ; 三是坚持反对后现代性的人, 如哈贝马斯; 四是反对后现代性但却欢迎后现代社会某些型构的人, 如吉登斯、贝克(U. Beck) 。

鲍曼是现代性的批判者和后现代性的预言家, 他认为, 当人们不再相信现代意识形态制造的宏大承诺之后并且经由重建现代性的转折, 后现代性这一社会状况就到来了, 它已经登上现代性的舞台并成为了主角。在后现代这个无根的陌生世界中,原有的权威和规则都已经失效, 为新问题提供答案的责任落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鲍曼揭示了这样一种困境: 人类如何才能实现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相互超越。

鲍德里亚的社会理论具有激进迈向后现代的特征。在他看来, 社会学只能描绘社会性的扩展及其变化。它的存在取决于积极、确定的社会性假设。以后现代境况的出现为表征的现代事物的失序、各种界限的崩溃以及整个社会的内爆, 导致了“社会性的终结”, 因而社会学也就成为多

余的了。

被誉为20 世纪最后一位理性主义者的哈贝马斯, 面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和现代思想的挑战, 以大无畏的气概与后现代主义的大将们展开了论战, 以捍卫启蒙和现代性。哈贝马斯力挽狂澜, 主张“现代性是一项未竟的事业”, 启蒙理性之光尚有潜能亟待开发。现代性内在地具有一种取向于未来的本质特征。在他看来, 现代性或韦伯所说的理性化, 虽然自启蒙起即设定方案, 却在实践中一再出现偏差, 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未能按照科学、道德、艺术各自不同的范式去发展合理的理性化制度。所以, 解决现代性问题的出路不是彻底否定理性化, 而是应该重建新的理性方案。

吉登斯认为, 当今时代仍处在现代性的范畴之内, 不过, 却是一种与理想型的现代性或者更确切地说早期现代性颇有差异的高度现代性(high - modernity) 或晚期现代性(late - modernity) 状态。同时他指出, 由于现代性极端化带来的诸种高风险后果已使关于“进步”的宏大叙事落空,解决现代性问题的途径已非导致这些问题的规则与资源所能提供, 一些可能超越现代性限制的新社会型构正或多或少地以背离现代性原有基础的方式萌生, 因此, 吉登斯把作为未来发展之一种可能图景的后现代体系称为具有浓厚现实主义成分的乌托邦。然而这种社会型构不是后现代性,而是现代性具有未来取向性质的一种表现。

在贝克看来, 第一次现代化持续到20世纪70 年代, 此后就进入了第二次现代化。由于第一次现代化进程中所形成的基础都已丧失, 人们从此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他认为, 对此需要完全不同的概念来解释现实, 即需要社会学转换范式才能达成。贝克发展了反身性现代化( reflexive modern2 ization) 的理论。他认为简单现代化或正统现代化意味着由工业社会形态对传统社会形态首先进行抽离、接着进行重新嵌合,反身性现代化意味着由另一种现代性对工业社会形态首先进行抽离、接着进行重新嵌合。

不论是后现代性的反对者还是拥护者,应该说他们的思想在实际上都从不同的角度丰富了对于现代性和社会学的认识, 尤其是促进了现代性病理学的发展。而在社会学界越来越成为共识的是将所谓的后现代化看作现代化的一个特殊阶段, 其中一个突出的事例是: 试图超越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无休止论争, 吉登斯、贝克和拉什(S. Lash) 致力于发展以区别于简单现代化或传统现代化的反身性现代化理论范式。后现代主义从正式登场之日起就引起了一阵20 世纪晚期世界思想领域里的巨大波澜, 尤其是诱发了一场许多世界一流思想家卷入其中的大论战。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知识成分正在向许多学科领域渗透, 对这种症候的细心解读也许会让人们觉得将后现代主义视为一种思想泡沫或者转瞬即逝的话语旋风的看法未免过于轻率。人们固然可以不同意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立场和观点, 但却不能忽视它的问题意识以及它表达问题意识的一些不乏创见的方法。更何况一些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的思想中也内含着建设性的向度, 如晚近时期兴起的建构性后现代主义派别就鲜明地表现了这种性质。后现代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高度现代性或晚期现代性中的问题作出了敏锐反应, 因此,后现代社会理论以及整个后现代理论的研究, 不论是对于社会学学科的发展, 还是对于现代化事业的进展, 都将是大有裨益的。

目光深邃的社会学家看到, 后现代论争并非一种时尚, 它对社会学的影响正在或早或迟、或隐或显地呈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 一是, 后现代理论对现代性的批判,引起了社会学家对于人类社会未来发展进程的一些维度进行重新思考和定向; 二是,后现代理论对社会学传统的批判, 引起了社会学家重新审视和建构一些最基本的理论预设。这一切都可能使得后现代理论的一些概念和范畴被吸收到社会学主流体系当中。值得注意的是, 后现代论争所提出的问题似乎使社会学理论又重返社会理论、甚至社会哲学。

西方社会学发展至今所经历的几个重大的标志性时代, 主要是知识形态及其特质变化的表征, 当然, 这些变化及其表征形式既是持续回应社会变迁的结果, 也是学科发展的逻辑结果。就其主题而言, 社会学诞生至今实质上就是在回答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什么是现代性? 如果略加细分,可以说, 整个学科演进历程中体现着这样三个重大主题: 一是, 对现代性及其发展方案的构想; 二是, 基于社会变迁结果对现代性的反思; 三是, 对社会学传统的反思、批判与重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现代性与社会学是一种“异面同体”之物,从一个方面看, 现代性是社会学的社会形态, 而从另一方面看, 社会学则是现代性的知识表征。第一个时代的人属于社会理论家; 到了第二、第三个时代出现了学科

意义上的社会学家; 到了第四、第五个时代, 又出现了重返社会理论的某种趋势,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社会理论家。尤其是晚近时期出现的后现代论争提出了一些与第一个时代相似的问题, 即什么是社会, 什么是现代性以及什么是社会学? 而要对这类问题作出可能的回答, 必须诉诸社会理论和社会哲学层面的探索。

社会学的想象力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当人们对周围的环境感到不满时,会主动的去改造它以适应自身的发展,那么是否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社会的发展会超过人。就比如现在,社会变的越发复杂,人们接受获取到的信息成几何倍数增加,这是否等同于向生活于其间的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博学、更理性、更有智慧?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

我在《 我在哪里,做些什么? 》这篇文章里提到,当时我对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以及周围的环境都有很多困惑,很多东西都看不清楚,弄不明白,因此急需一个祛魅和解构的过程,然后我例举了马克思、鲍德里亚、弗洛姆等人的观点来帮助自己理解和思考,所以为什么他们能有一整套系统的理论,来理解和表述如此宏大、庞杂的社会问题,这是怎么做到?如果要用米尔斯的话来说,是因为他们都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我想,在今天,所有人都需要这种想象力。

正如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一样,现在的我们同样处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每个人都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困扰,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处于模糊、变异的时刻,这种不稳定的状态,使社会结构郁结了焦虑与犹疑,并传导到每个社会的个体。如何解决这种焦虑,米尔斯认为,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从混沌与不安中拯救现代人。他说 :“人们通常不从历史变迁和制度矛盾的角度出发,来界定自己所经历的困扰。他们只管享受安乐生活,一般不会将其归因于所处社会的大起大落。普通人很少会意识到,自己生活的模式与世界历史的进程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他们通常并不知道,这种关联如何影响到自己会变成哪种人,如何影响到自己可能参与怎样的历史塑造。”因此,“他们所需要的,以及他们感到他们所需要的,是一种特定的心智品质,这种心智品质能够有助于他们运用信息,发展理性,以求清晰地概括出周边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他们自己又会遭遇到什么。我的主张是,从记者到学者,从艺术家到公众,从科学家到编辑,都越来越期待具备这种心智品质,我们不妨称之为社会学的想象力。”

如果展开来讲,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说是一种共情或者视角转换的能力。米尔斯认为,我们在观察、理解社会现象时,应摆脱孤立的视角,要以历史的视角剖析其发展全程,同时还要考虑这个现象所受到的社会结构的影响。

所谓“历史的视角”是说我们每个人只有把自己和其所处的时代关联起来,才能理解自己的经历并把握自身的命运,只有知晓所处环境中所有个人的生活际遇,才能明了自己的生活际遇。也就是说我们看待问题时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把事件放在更大的时代背景中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弄清事实的真相。

而“社会结构”是说大家需要理解个人困扰与公共论题的关联和区别。米尔斯认为,对“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的区分,是社会学想象力的基本工具,也是所有社会科学经典研究的一个特征。个人困扰产生于自身性格、认知、经历或与他人的直接互动之中,当个体感受到自身珍视的价值受到威胁时,就会产生个人困扰。米尔斯举例说,当一座十万人口的城市只有一个人失业时,他的处境也许源于缺乏技术、知识、机会或工作意愿等个人原因,最终导致“个人困扰”。公共论题涉及的事件则超越个人的局部环境和内心世界。它可能涉及到许多处于类似处境的组织,可能涉及到不同的环境整合并相互渗透的方式。当公众感受到他们所珍视的价值受到威胁时,就会产生公共论题。同样以失业为例,米尔斯指出,如果一个拥有五千万雇佣大军的国家,却有一千五百万人失业,这就是一个公共论题,个体无法在所能获得机遇的范围内找出解决办法,因为机遇的结构已经解体,为正确表述和解决问题,必须考虑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而不仅仅是零星散布的个人处境和品行。如上所述,“环境中的个人困扰”和“社会结构中的公共论题”有本质上的差异,但米尔斯同样指出,现代社会个人困扰的背后往往有结构性因素的影响。所以,要理解许多个人境遇与其变化轨迹,就需要超越小环境看待它们。米尔斯认为,“由于我们所处的制度日趋庞杂,联系更为交错,社会结构间的细微调整都可能导致个人生命轨迹的变迁”,要想对社会结构有敏锐的把握、清晰的认知与深刻的理解,就需要在复杂环境中捕捉不同群体、不同阶层的密切联系,而这种能力的实现,正是社会学想象力的价值。

大多数人很难意识到个人生活方式和社会历史进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联,通常导致人们陷于家庭、朋友、邻里及同事这些局限性较小的圈子中,凭借获得的有限经历与经验来理解、判断外部世界。封闭的小圈子阻挡了他们远眺的目光,使他们难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以及造就自身小天地的社会力量。当面对如此快速的发展,他们感到适应不了突然要面对的更广阔的世界,不能理解自己所置身的时代对自身的生活意味着什么,为了维护自我,努力使自己仍是完全独立的个人,他们在道德上变得麻木,他们开始被一种滑入陷阱的感觉所笼罩。社会学的想象力可以帮我们摆脱这种困境,可我们怎么才能得到它呢?

对于大多数并非社会学研究者的普通人来说,我们要做的最重要的一点可能就是需要变的博学,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拥有跨学科学习和联系的能力,这样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能够看到更加广阔的天地。然而现行的教育制度,把我们塑造成知识的传承者和接收者,而非创造者,并且越发讲究专业化和技能化,绝大多数人在大学学习仅仅是为了找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有一门技术可以混口饭吃,这是否又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呢。还有就是可以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比如写日记或读书笔记,米尔斯认为这能帮助我们保持内心世界的清醒并逐渐养成自省的习惯。当我们对某些思想、事件或人群深有感触时,应及时梳理并记录下来,并在这个过程中尝试抽离他们的含义。还有一点是我们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个人生活体验,持续不断的解释它、审视它,与此同时保有一份怀疑的态度。

总结一下,其实社会学的想象力的本质是一种在进行社会学思考时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它是一种善于从现象看本质、从所见推未见的深刻的洞察力;是一种擅长换位思考、视角灵活转换的共情能力 ;是一种由此及彼、由当下及过去的宽阔的发散思维能力;这种心智品质能够帮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自己、认清杂乱无章的社会现实。为了达到这一境界,就需要我们积淀生活经验、重视日常积累、拓展思考范畴,以便充分展开想象力,从而彻底理解个人生活。它的核心的内涵是对历史和现实社会关系的深入洞察 。只有具备这种洞察力才能领悟历史及社会对个人生活命运的制约。令人欣慰的是,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大量适当的方式去塑造。

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或是之后还有回到校园学习的机会,我不会再继续现在的专业,只会从文学、哲学或是社会学里选一门主修。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社会学的意义。

学习社会学是在学习一种思考方式社会学工具渗透,分析问题的方法。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社会学工具渗透社会学工具渗透我们可以回望一眼一百年前的中国,大家就可以发现,那个时候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和现在是有着多么大的不同。

这意味着社会学工具渗透我们不能用过去的眼光来看待整个世界,也意味着不能用过去的方法来解决现在的问题。社会学带着我们去认识和解释这个世界时,我们开始慢慢具备这样一种精神——不会再把任何事情当作是理所当然。

郑也夫老师也在演讲中表示,当我们捕捉到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时,我们就开始学会社会学工具渗透了反思学会了分析。反思可以让我们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或者解决什么问题并没有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因此,我们又能从反思中学会了去探索去创新。

扩展资料

社会学应该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而变得有用,譬如说透过对于社会如何运作的深入解剖,我们创造出改善社会的具体方法,然后让社会按照这些特定的模式和组织运行,把社会学当作服务于此的有用工具。

然而,我们不应该被迫地接受,社会学本质上便是谋求实际性或是有用性的学科这样的观点。社会学也许真的一点实际的用处也没有。它当然可以是一种知识、智识的追寻,一种帮助我们提升批判力和审美力的重要工具。

就某种意义而言,其实人人都可以是社会学家。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其实每天都在不断讨论各种社会话题,甚至还在朋友圈、微信群里就某一特定的社会话题进行辩论,尽管我们可能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正以社会学家的方式进行思考。

社会学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哲学基础是什么?

社会学主要派别之一。由19世纪上半叶社会学工具渗透,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创始人A.孔德根据实证哲学思想体系建立,20世纪在世界广泛流行。

理论和方法论特征

实证主义社会学是在西欧启蒙运动、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物理学和生物学等重大科学发现为代表社会学工具渗透的发达社会学工具渗透的自然科学,以及法国的政治大革命和日益高涨的社会改良运动等背景下产生的。受19世纪初特殊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乃至宗教等氛围的影响,实证主义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论上表现出如下特征:①它明确地规定社会学工具渗透了社会学理论及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思辨的思维方式,使社会学摆脱社会学工具渗透了思辨哲学的羁绊,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②它的理论原则具有强烈的本体论的自然主义倾向,坚持统一的科学观,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它们都是一种“物”,故而遵从同样的科学法则。这样便混淆了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区别。③在探讨“物”的规律时,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完全适用于对人类社会的研究,特别是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应用了类比的法则后,产生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知识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进化论和机械论。④重视经验和感性资料在社会认识中的重要作用,在方法论上恪守经验主义原则。⑤强调价值中立性,要求在社会学研究中不作任何个人的价值判断,反对个人的情感介入,以保持严格的客观性和科学性。⑥强调对现实社会生活进行干预,强调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功能,把社会学看作“社会工程学”或“社会医学”,即强调社会学对现实社会的改造作用。⑦重视对社会秩序、社会平衡和社会稳定性的研究,在政治和意识形态畛域内具有相当保守的价值取向。

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 3个时期。前两个时期通常被看作是实证主义社会学发展的古典阶段。第一个时期始自19世纪上半叶,与社会学的初创阶段相吻合。其理论创始人是孔德、英国社会学家H.斯宾塞、比利时社会学家L.A.凯特莱和法国社会学家F.勒普累等。此阶段虽然确立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般宗旨,但还存在两大缺陷:①社会学理论还残存着思辨哲学的成分;②理论研究和经验探讨相互分离。孔德和斯宾塞致力于构筑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凯特莱和勒普累等人则偏重于经验研究的方法和具体的社会调查。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为实证主义社会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也是实证主义社会学的鼎盛期。法国的□.迪尔凯姆和意大利的V.帕雷托对以往社会学进行了综合,把实证主义社会学推向了高峰。迪尔凯姆在提出“社会事实”概念的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社会研究的实证规则。他把社会事实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进而揭示了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形态学”(即结构)的、功能的和因果的关系,由此把社会学的唯实论发展成为把社会看作高于个人的社会决定论。迪尔凯姆还把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基本理论与经验研究密切结合起来。他运用统计方法对自杀现象的研究,用人种学资料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进行的宗教研究,是社会学的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范例。帕雷托对逻辑与非逻辑行动的分类,对动态平衡的阐述以及精英循环的看法,使实证主义社会学更加丰富和完善。

新实证主义社会学 继帕雷托之后,实证主义社会学结束了古典阶段,开始向新实证主义社会学阶段演变。与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相比较,新实证主义社会学有以下特点:①新实证主义社会学摒弃了古典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一些粗俗看法,不再把自然科学及其方法看作是社会学理论赖以存在的基础,而把它们视为社会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②新实证主义社会学依然保持着自然主义的风格,但社会有机体论的基本观点已逐渐演变成现代的结构功能主义,机械论则演变为行为主义的理论公设。③在强调经验材料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开始重视科学方法论的研究,力图使社会学的研究通过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化等手段,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进而将社会学的理论概念同经验的操作概念联系在一起,实现理论知识体系和逻辑—方法论手段相统一的目的。

新实证主义社会学包括形形色色的实证主义潮流,如以L.F.沃德等人为代表的具有自然主义进化论倾向的实证主义和以P.A.索罗金为代表的文化实证主义等。到30年代,新实证主义社会学内部又发生了变化,功能主义的方法逐渐取代了新实证主义纯经验的方法。T.帕森斯以《社会行动的结构》(1937)为起点,开始构造系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体系。帕森斯制定了“社会行动的唯意志论”模式,并重点分析行动者动机—目的的结构意义。他虽然承认社会的文化和规范的客观性,并将行为主义、控制论和信息论纳入自己的宏观体系,但毕竟向理解的社会学作出了宽容的让步,冲淡了结构功能主义的实证的自然主义实质。帕森斯的继承人R.K.默顿则无视这种宽容精神,将文化规范等属于人的客观方面加以绝对化。

实证主义社会学在当代的另一变形是行为主义社会学。它以美国心理学家B.F.斯金纳和社会学家G.C.霍曼斯、P.M.布劳、R.埃默森为代表。斯金纳把人的行为等同于动物对外界的刺激—反应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交换论的基本出发点。他的操作主义和霍曼斯的心理还原主义,以适应新的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姿态突出实证主义的实质。

具有实证主义倾向的经验主义社会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它不再排斥理论的指导意义,并把科学方法论作为研究中心。美国的P.F.拉扎斯菲尔德、S.A.斯托福和H.M.布莱洛克等社会学家千方百计地寻找社会学理论概念和经验现实之间的结合点,克服操作主义的局限性,重申实证主义曾一度轻视过的严格的逻辑程序的重要价值,把社会学实证研究的方法与科学哲学联系起来。布莱洛克对变量间因果关系模型的论述,将默顿的中层理论概念具体化为可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的操作的经验概念,这一趋向虽然符合社会学计量化和电子计算机化的潮流,但却引起了人文主义者的不安和反感。

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批评 实证主义社会学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一直受到来自社会学界其他学派的有力挑战。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解的社会学、法兰克福学派、现象学社会学、符号互动论和存在主义社会学等,从不同角度对实证主义社会学将人和人的活动还原为抽象的变量的非人本主义理论进行了批判。它们之间的长期论战,揭示了实证主义社会学的致命弱点,也促进了各学派之间的相互借鉴和相互渗透。

  • 评论列表
  •  
    发布于 2022-12-27 10:29:49  回复
  • 识和解释这个世界时,我们开始慢慢具备这样一种精神——不会再把任何事情当作是理所当然。郑也夫老师也在演讲中表示,当我们捕捉到社会发生的各种变化时,我们就开始学会社会学
  •  
    发布于 2022-12-27 10:28:35  回复
  • 学危机的最主要表现就在于:以实证主义为原则和方法指导下发展的社会学必然出现想象力的枯竭, 因为把一切研究对象都定量化的结果, 无疑将忽视对于作为社会行动主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和主观意义的理解及其阐释。从20 世纪60 年代起到70 年代下半期,在对“正统共识”的广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