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 定位,超声定位神经阻滞图谱
本文目录一览:
医学上,什么是神经阻滞技术?
麻醉下超声定位神经阻滞图谱的神经阻滞。或化学或某些物理因素可以暂时或永久性地消除神经功能。包括局部麻醉超声定位神经阻滞图谱,如使用药物。事实上,这也类似于神经区域的局部麻醉。它也是一种神经阻滞,是化学药物对神经根的永久性破坏,甚至是物理麻醉。例如,对神经根的物理完全切割,如热射频和微波,属于神经阻滞。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疼痛,这不能通过药物的使用来控制。
"神经阻滞疗法"只需在某一部位注射麻醉剂,就可获得大面积的麻醉,但此方法使用困难,需要掌握组织的解剖结构,,该方法的目的是通过麻醉剂减轻疼痛,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促进患者康复。现在我们使用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提高了神经阻滞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周围神经阻滞可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术中和术后镇痛,有利于早期患者康复锻炼。
神经阻滞疗法包括在患者的神经干或神经丛周围注射麻醉剂以阻断神经传递。通常用于切除和大小手术,可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此外,神经阻滞还可治疗肩周炎、带状疱疹等疾病。操作时必须熟悉局部解剖,了解穿刺中所要经过的组织,以及附近的血管、脏器和体腔等,以免造成损伤。
说穿了,神经阻滞就是给神经干、神经丛和神经纤维注射局部麻醉剂来阻断神经传导,这种类型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弥漫性疼痛的治疗,术后缓解癌症引起的疼痛或分娩疼痛也可用于治疗弥漫性疼痛。例如,临床医学中经常使用神经阻滞来治疗由肩周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和带状疱疹引起的一些疼痛。经过这种类型的治疗,可以显著达到降低性能的效果。
围麻醉期突发腰丛神经阻滞范围异常典型病例分析
近些年超声定位神经阻滞图谱,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加速发展。B超引导神经阻滞作为麻醉科新兴的一项技术,正逐步应用于临床。并且,在很多疑难病例中体现出明显的优势。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在超声引导下发生严重并发症并非少见。
本期,超声定位神经阻滞图谱我们分享两例典型病例分享给大家:
病例1:
患者,女性,35岁,55kg,因“右胫腓骨骨折”入院。术前心电图、血常规、生化检查及凝血功能均正常。拟在B超引导下右侧腰丛加右坐骨神经阻滞下行右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加内固定术。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经鼻导管吸氧,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SpO2,血压100/65mmHg,心率82次/分,SpO2 99%。
患者取左侧卧位,采用纵截面扫描,探头与脊柱平行,探头中间线落于髂脊最高点连线上,自脊柱中线向体侧扫描,直到L3-4和L4-5椎体横突及下方的腰大肌清晰显像。针尖紧靠探头进针,以“out-of-the-plane”法在超声引导下穿刺针穿过L3-4横突间隙到达腰大肌后2/3区域,回抽无血、脑脊液后,注射生理盐水。见腰大肌间隙扩开,判断针尖位置正确,缓慢注入0.375%罗哌卡因30ml。
拔针时发现患者说话无力,但意识清楚,立即取平卧位,面罩给氧,测试麻醉平面T2以下痛觉消失,血压降至80/50mmHg,考虑全脊髓麻醉,立即给予去氧肾上腺素及快速补液,
面罩控制呼吸,约5分钟后患者意识消失,插入喉罩,机械通气,并行桡动脉穿刺,间断推注去氧肾上腺素维持血压在110/60mmHg左右。
之后进行手术,手术90分钟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保留自主呼吸至术毕,手术持续2小时,术毕麻醉平面达T8水平。术中输入胶体1000ml,晶体1750ml,血压维持在110/55mmHg以上,术后1小时麻醉平面达T10,拔除喉罩。
术后2小时麻醉平面达T12水平,送回病房。术后8小时患者双下肢运动恢复,术后12天随访,患者痊愈出院。
分析讨论:腰丛加坐骨神经阻滞应用于髋关节以下手术,因麻醉效果显著、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术后无须禁饮、无术后尿潴留而深受欢迎。腰丛神经阻滞以往的定位方法主要有体表标志和神经刺激仪法,但有误入椎管内引起全脊髓麻醉的严重并发症。
目前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技术,麻醉医师能在可视下操作,通过直接观察局麻药的扩散,及时调整穿刺针的位置,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小。B超引导神经阻滞作为麻醉科新兴的一项技术,正处于起步学习阶段,经验不足,而本例患者正是在超声引导下发生严重并发症,因而在临床操作我们仍需高度重视各种并发症。
超声引导腰从神经穿刺进针路径主要有长轴平面外技术及短轴平面内技术,前者由于图像容易辨认(两横突间),适用于初学者,但缺点是不能清晰显示进针路径及针尖位置,因此常需反复调整针尖才能达到理想位置。后者可看到整个进针路径,可控度高,但对超声分辨率要求高,需要操作者掌握不同脊柱横截面的超声图像特征,图像定位时间长,适用于一定操作经验的医师。
本例操作也是考虑腰丛神经位置较深,显示难度较大不易辨认故采用平面外技术,此时我们B超可能只是对目标靶点可视,而整个进针路径则有相对处于“盲穿”风险,特别位置较深的腰丛,这种风险更大,当进针点偏内时,在反复调整穿刺进针方向时,针尖极有可能刺入硬膜外腔损伤蛛网膜或神经根包膜而未被发现,后虽调整针尖位置于正常后,但由于破口较小,注药时回抽并无异常,但大剂量注入局麻醉药后,腰大肌间隙压力高,局麻药可通过破口渗入蛛网膜下隙,所以出现较典型的全脊髓麻醉。
腰丛阻滞导致的全脊髓麻醉重在预防,操作轻柔,避免进针点偏内。同时对于深部腰丛神经穿刺,进针路径应采用平面内技术,不仅可清晰显示穿刺针的进针路径及针尖位置,避免反复调整时对其他组织的不必要损伤。同时注药时反复回抽,可先注入试验量2 ~ 3ml,并观察5分钟,无异常症状后注入剩余药量,以尽量避免全脊髓麻醉的发生。同时麻醉医师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麻醉过程中出现各种异常情况要及时做出正确判断,只有及时发现并积极准确救治才可在最大程度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病例2:
腰丛神经阻滞误入硬膜外腔8例。8例患者中,下肢大隐静脉曲张3例,下肢小腿骨折5例。ASA分级:I ~ II级。应用局麻药:1%利多卡因20ml,0.5%罗哌卡因20ml。2例腰丛注入上述药品40ml,3例35ml,3例30ml。8例患者均先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后,再行腰丛神经阻滞麻醉。
行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后,患者翻身平卧5~ 15分钟,患者血压及心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年龄较大、术前有高血压病史者血压下降较显著。测阻滞平面,绝对平面均在T8-10,相对平面在T4-6,患者均无明显呼吸困难。给予麻黄碱后,8例患者均能保持血压、心率平稳。麻醉后40 ~ 70分钟,健侧下肢可逐渐恢复感觉和运动,术后按硬膜外阻滞麻醉处理,均无任何并发症。
分析讨论:
上述8例患者腰丛穿刺点均采用第4腰椎棘突尾侧3cm,在此点旁开5cm处为穿刺点。由于特殊解剖关系,即硬脊膜套在脊髓周围形成一长筒状硬脊膜囊,硬脊膜囊两侧伸出筒状鞘膜,分别包绕脊神经前根、后根,形成硬根膜。硬脊膜外面在前后中线处及左右两侧,或多或少地借纤维组织隔或小梁连于椎管内壁,硬膜外隙被脊神经根分为前隙、后隙,前隙窄小,后隙较大。因此,尽管腰丛穿刺点位于棘突旁5cm处,亦有可能误入硬膜外间隙。
虽然注入麻醉药量较大,并未引起脊神经广泛阻滞。分析认为,可能与硬膜外腔存在影响局麻药扩散的内容物有关,或者这些局麻药并未完全注入硬膜外腔。为避免误入硬膜外腔而引起脊神经广泛阻滞,在注入局麻药(15 ~ 20ml)后,应观察是否误入硬膜外腔。若确定误入硬膜外腔,可不再注入剩余局麻药,仍行坐骨神经阻滞。腰丛神经阻滞绝对禁止误入蛛网膜下隙,若注药前回抽有脑脊液,应放弃此种麻醉方法为宜。
病例分享(十八)神经阻滞麻醉教训...
神经阻滞是临床常用的麻醉方法,也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主要包括神经干(尺神经、股神经等)、神经丛(臂丛神经、颈丛神经等)及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等。
共同特点是:将局麻药注射到相应的神经(丛)周围,暂时性的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使支配区域内感觉暂时消失或/和运动功能减退,为手术提供止痛和肌肉松弛,或用于疼痛治疗。
由于解剖位置及分布的差异,不同部位神经(丛)阻滞所引起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也各不相同。
由于神经(丛)位置及走行不易经体表准确定位,穿刺大多都是凭临床经验,因此经验少的麻醉医师进行操作时成功率相对低,而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高,尤其在反复寻找异感、重复多次穿刺时,更易引起周围组织的损伤,如损伤血管引起出血、血肿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受压,或刺破胸膜造成气胸、肺损伤等,以及局麻药中毒等严重并发症。
为提高神经(丛)阻滞的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已进行多年的探索,比如臂丛神经阻滞时根据手术部位选择穿刺点,肌间沟的高位、低位入路、锁骨下入路、喙突下、喙突旁、喙肱间隙入路。第一肋骨表面定位法,一针多点注药法,以及连续法或多种阻滞结合等等。颈丛阻滞采用改良C4横突一点法、肌间沟高位头向穿刺法等等。近年来以神经刺激仪进行神经干(丛)的体表定位已用于临床,取得一定经验。这些方法都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但是麻醉并发症仍然时有发生。产生并发症的原因包括技术操作不熟练或操作失误,穿刺入路选择不当及病人解剖异常等意外情况多个方面。
颈丛、臂丛阻滞麻醉教训
颈丛神经由C1-4脊神经组成,出椎间孔后沿椎前筋膜下向外下汇合成颈丛神经干,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分出浅丛,支配枕项部及颈部的皮肤感觉和肌肉运动。由于颈部的组织结构非常复杂,喉、气管及口底某些组织结构不受颈丛神经支配。颈丛阻滞最常用于甲状腺手术,甲状腺的神经支配恰好有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参与,因此,即使颈丛阻滞非常完善,也难达到甲状腺手术时,完全无痛及舒适的要求,也不能完全抑制因手术刺激喉头和气管所致的呛咳和心率改变等不良反应。
臂丛神经由C5~T1脊神经前支构成,主要支配上肢和肩部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臂丛阻滞主要用于上肢手术麻醉和止痛,也用于上肢雷诺氏病或上肢血管吻合术后扩张血管等治疗。臂丛阻滞按给药方法分为单次法或连续法;按穿刺入路的不同分为肌间沟、锁骨上、腋路三种,较少用的方法还有喙突下或锁骨下三角入路等。
臂丛神经与颈内静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静脉及胸膜等重要结构相毗邻,穿刺注药误入血管可以引起严重局麻药中毒,刺破胸膜导致气胸或肺组织损伤。
臂丛神经位于椎前筋膜下,左右两侧椎前筋膜中间正常有一个纵行的结缔组织间隔,但是在个别人此间隔可能不完整,从侧注入药物可以进入到另一侧。颈部组织比较浅,臂丛阻滞时穿刺针进入2cm以上就可能刺入到椎管内,导致高位硬膜外阻滞、甚至全脊麻而危及生命。
(一)局麻药误人椎管导致全脊麻
【案例回顾】
例1:病人,女性,32岁,因患“甲状腺瘤”在双侧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瘤摘除术。既往健康,术前血压、心率、呼吸正常。C4横突一点法双侧颈丛阻滞,以8cm细长针进行穿刺,每侧分别注入0.5%利多卡因12m,溶液内未加肾上腺素。注药后3分钟,病人突然面色苍白,口唇紫绀,意识消失,随即呼吸心跳停止。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工通气,胸外心脏按压,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复苏15分钟心跳仍未恢复,即行开胸心脏挤压,30分钟后心脏出现粗大室颤,用直流电(50、100焦耳)除颤两次心脏恢复自主搏动,但心律不规则,出现频发室性早搏,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早搏消失。心脏复跳10分钟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同时出现抽搐等脑缺氧表现,给以头部降温,静脉注射安定,快速静脉输入甘露醇脱水等综合处理,5小时后呼吸循环功能基本稳定,12小时后意识逐渐恢复,28小时后完全清醒,治疗21天完全恢复无后遗症。
例2:病人,男性,46岁,因右侧肱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一年,拟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钢板取出术。术前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重要合并症。
入手术室时测血压16/11kPa、脉搏80次/分钟,心电图正常。
病人仰卧位,头转向左侧,于右侧肌间沟用7号注射针头穿刺,反复穿刺三次,进针2.5cm时病人出现明显上肢异感,回抽无血和脑脊液后,注入1.5%利多卡因26ml(加1:20万肾上腺素)。拔出针头病人即感到右侧上肢麻木,约10分钟后左侧上肢也感到麻木,活动受限,同时诉舌尖发麻,感觉呼吸不畅,说话无力。随即测麻醉平面双侧均在C2~T3-4水平。立即以面罩供氧辅助呼吸,约50分钟后麻醉平面逐渐消退,至100分钟麻醉作用完全消失,病人完全恢复。
例3:病人,男性,15岁,右肱骨髁上骨折并脱位,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复位。
常规于右肌间沟相当于C6水平,用6.5号细针头向内下穿刺进入2cm时,病人诉肩部有异感,改向内后方进针,进入3.5cm时有明显异感放射到腕部,回抽无脑脊液及血液,注入1%利多卡因和0.3%丁卡因混合液(加入1/20万肾上腺素)5ml,观察5分钟未见不良反应,又注入15ml,拔出针头2分钟病人面色苍白,神志淡漠,呼吸微弱,说话无力,在准备面罩吸氧时病人呼吸突然停止,意识丧失。立即气管插管供氧手控人工呼吸,此时发现病人全身肌肉松弛,气管插管无任何反应,测血压8/4kPa,心率55次/分钟。立即经静脉注射麻黄素、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药物,快速输液扩容补充血容量。在臂丛注药40分钟后病人出现不规律的自主呼吸,浅反射恢复,3小时后呼吸恢复正常,给以安定镇静后拔除气管导管,术后4小时病人清醒,神经学检查未见异常。
【分析与讨论】
上述3例,显然都是局麻药误入到椎管内,造成颈部蛛网膜下阻滞或硬膜外的广泛阻滞,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
病人解剖学方面的异常或/和操作上的失误。
脊神经外膜是硬脊膜延续的同一层组织结构,穿刺针头直接刺穿或刺伤神经根外膜,注药时压力过大,局麻药就可能在血管神经鞘内沿神经根进入硬膜外腔,导致硬膜外阻滞。国内吴记利等人通过对60例120侧臂丛神经的尸体解剖发现C6、7颈脊神经鞘膜明显向外突出,有一例婴儿突出达到12.4mm,推测在某些解剖异常的成年人,从椎间孔向外突出必然更长。操作中病人的头颈过度旋转,牵拉神经根向外移,也增加神经鞘外突的程度。穿刺针也可能直接刺入蛛网膜下腔,或者在注药过程中针尖移动进入蛛网膜下腔,特别是颈丛阻滞麻醉进针方向与横突平行使穿刺针进入椎间孔。
【防范与教训】
在进行颈丛、臂丛穿刺时,病人的体位要自然放松,不要过度用力将头向患侧转,颈部肌肉尽可能松弛,肩部平展不要过度牵拉上肢。熟悉局部解剖,结合肌性、骨性等解剖学标志进行准确的体表定位,以确保进针方向的准确。
1.从神经阻滞时,针尖尽量指向尾端,不要太向中线进入,避免指向横突,缓慢进针。进针深度一般不超过2cm,如果进针2cm以上不能触及异感,应退针变换方向后重新穿刺,防止盲目过深的穿刺和反复穿刺。
2.注药要缓慢,避免注药局部压力过高使大量药液经硬脊膜上的穿刺针孔,或椎间孔漏入硬脊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或到达对侧椎前筋膜下。注药前要反复回抽检查,有时即使回抽无异常,也不能保证不发生问题,因此应把计算的局麻药总用量,分次小剂量缓慢注入,每次注药前都要回抽检查,临床上常有在开始注药前回抽无血液,而在注药完毕再回抽时抽出血液的现象。注药过程中要不断询问病人的感觉如有无憋气、胸闷、头晕、视觉模糊、耳鸣等情况,注药后10~20分钟内要严密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呼吸及意识等的变化,并测试阻滞的范围。
切忌:有神经阻滞是简单麻醉,轻率管理的想法。遇阻滞的范围明显异常时应警惕全脊麻的发生,做好急救的准备。上述三例严重意外的发生教训是深刻的,特别是例1,在以颈丛阻滞下准备行甲状腺瘤切除术时病人发生了心跳骤停,而且复苏困难,后经开胸心脏按压、电击除颤等复苏方转危为安,其惊险的场面可想而知。所以麻醉医师要牢记,有小手术,无小麻醉即使在做局麻、神经阻滞等麻醉时,同样要备好急救复苏的药物和器械设备,以防万一。
上述病例来源于:
2001年出版的《麻醉意外》一书,主编为王世泉,王世端。
下面的是个人经验,仅供参考:
臂丛(肌间沟)阻滞时,个人习惯用“头皮针”(5号)作为穿刺针,并把针头人为调整一个弧度,进针时可以使得针尖的“勺状面” 面向需要阻滞的神经(如下图)
有如下优点:
1.用“头皮针”比较好固定。可右手(左撇子除外)持头皮针穿刺,同时左手接注射器回吸是否有血?
2.穿刺到位后,基本不用再去换手去回吸或者注射药物。
3.短的头皮针,进针不会太深,相对来说比较安全一些。
4.带有一定弧度的头皮针,可以减少针尖对神经的损伤。
5.腋路穿刺时,也可以观察到头皮针随着动脉的搏动而搏动。
41.正中神经阻滞术
应用解剖
正中神经由颈前支6-8神经及胸1神经纤维组成超声定位神经阻滞图谱,有时C5纤维也加入其中
正中神经在前臂和手掌超声定位神经阻滞图谱的分支有三支
1.肌支:支配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指浅屈肌和掌长肌
2.骨间前神经:支配拇长屈肌、旋前方肌及指伸屈肌桡侧半
3.正中神经返支:支配拇短展肌、拇指对掌肌和拇短屈肌
4.掌皮支:分内外二支超声定位神经阻滞图谱;
内侧支分布于手掌中部的皮肤超声定位神经阻滞图谱,与尺神经的掌皮支温和;外侧支分布于鱼际的皮肤,与桡神经浅支及前臂外侧皮神经的前支结合;
5.指掌侧总神经:正中神经经腕横韧带深面入手掌,分3条指掌侧总神经,位于掌腱膜与掌浅弓的深面,指浅屈肌腱的前面,该神经向下行,至掌指关节附近分为两条掌指侧固有神经(桡侧的掌指侧总神经分为3条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别至1-4指的相对缘和拇指桡侧缘,支配桡侧3个半手指掌面和中、远节指背的皮肤(拇指是远节)
腕部正中神经阻滞法
仰卧位,患侧手掌向上平放;
桡骨茎突平面 ,横过腕关节作一横线,
令病人握拳屈腕时,可在横线上清楚显示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在二肌腱之间作穿刺点
3cm、7号短针垂直刺入1cm左右,穿过深筋膜后,缓慢进针,直至出现异感,注射局麻药5-8ml
或在腕关节划一横线,与上述两肌腱之间进针,垂直刺进1cm,出现或不出现异感均可注射局麻药5-8ml
肘部正中神经阻滞法
仰卧位,前臂伸直、肘面朝上
定位:
肱骨内外上髁之间作连线
该线上肱二头肌腱内侧缘与内上髁之间中点为穿刺点
垂直刺入,直至出现异感,或反复进行扇形穿刺容易出现异感,固定穿刺针,注射局麻药5-8ml
肱骨内、外上髁两点之间处
左手示指触及肱动脉搏动处,其稍内垂直刺入3cm左右,出现异感后注射局麻药5ml
用于该神经支配范围的手术麻醉,如手掌大鱼际脓肿切开引流;腕部阻滞可治疗腕管综合征。
并发症及其防治
误将局麻药注入血管引起不良反应;反复或粗暴穿刺可引起神经损伤;
药物剂量过大使腕管内压力过大,可引起手掌麻木缺血疼痛;
神经阻滞术?
病人自控镇痛技术(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 PCA)用于术后急性疼痛及分娩镇痛及癌性疼痛
1、手术后疼痛 治疗的目标是通过镇痛作用而实现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手术治疗效果。PCA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与医学紧密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微电脑镇痛,它由麻醉医师预先设定好程序和安全限量的止痛药,病人自己通过一个易于操作的按压扭,间断控制需要的镇痛药,以迅速达到术后缓解或解除疼痛的目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进入中国。给药途径根据病人情况可选择经静(PCIA)、硬膜外(PCEA)或 皮下(PCSA)。 PCA的主要优点是给药符合镇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原理,更容易维持最低有效镇痛药浓度;止痛药的使用可真正做到及时、迅速,基本解决了病人对止痛药需求的个体差异;有利于病人在任何时刻、不同疼痛强度下获得最佳止痛效果;减轻了疼痛所致的不良反应,如应激、心肌缺血、肺不张及延迟功能锻炼。PCA所使用的药物主要是阿片类药物和局部麻醉剂。临床上多为低浓度局麻药(如0.125%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阿片类药物(如芬太尼、吗啡、苏芬太尼)。 新型局麻药罗哌卡因由于其低浓度(0.1%~0.2%)下表现出明显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阻滞分离的特点,在术后镇痛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近年来提出了“可行走的硬膜外镇痛”概念,以使病人在获得满意镇痛的同时又不影响下肢运动,能够及早下床活动。常用的配方为0.1%罗哌卡因加吗啡或芬太尼。值得提出的是小儿术后镇痛问题。术后剧痛对小儿精神打击更大,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尤其是对反复多次接受矫形手术的患儿。有专家认为5岁以上小儿都可考虑进行术后镇痛治疗。
2 分娩过程中的疼痛 来源于子宫的收缩与阴道的扩张。镇痛要求既不影响产妇宫缩,不延长产程,又要确保胎儿的生命安全。PCEA法满足了以上要求。具体作法是 : ① 产妇进入规律性宫缩(宫口开张3~5cm左右),进行常规的硬膜外穿刺,腰2~3或腰3~4间隙,头向置管3.5cm。 ② 穿刺成功后给1%利多卡因2~3ml,观察5min无脊麻醉现象后,继续给药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10以下 。然后开启镇痛泵。常用配方为0.125%布比卡因(或0.1%布比卡因加0.0016%芬太尼共60Ml。 ③ 进入第二产程见到胎头时,将产床头端提升30·,再给一次首剂量8ml。目的是把药集中在会阴部,使缝合时无疼痛。胎儿娩出后不再给药。
3癌性疼痛 可减少全身性止痛药或辅助药的用量,减轻白天的嗜睡倾向,在需要镇痛时即可自行用药,缩短疼痛至获得镇痛时间,提高痛症病人的生活质量,也可减轻病人家庭的负担。必要时可将导管等装置埋置皮下。国内有硬膜外腔带管351 天的报道2。药物方面,除常用的阿片类外,亦可选用氯胺酮及N型钙通道阻断剂ziconotide。